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文艺史料古代文学[专题]陆游研究

从江西诗人到陆游姜夔

收录:2010-5-12  作者:郭绍虞  来源:中国文学批评史  点击:3160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郭绍虞专辑、或者陆游研究专题

黄庭坚诗有特殊的风格,但是又有可以遵循的方法,因此可以别成一体,同时也容易演成一种宗派。所以到了吕本中就写成《江西诗社宗派图》,而同时又有《江西诗派诗集》和《江西续宗派诗》的选辑。(《宋史·艺文志》称吕本中编正集,曾编续集)黄诗在当时诗坛确是成为一道洪流。

因此,江西诗人之诗论,又是山谷一派之绪余,另成一个系统。曾季狸《艇斋诗话》有一节云:“后山(陈师道)论诗说换骨,东湖(徐俯)论诗说中的,东莱(吕本中)论诗说活法,子苍(韩驹)论诗说饱参,入处虽不同,其实皆一关捩,要知非悟不可。”这正是说明江西诗社中人的论诗主张,是同一论调,同一关捩。盖自山谷《奉答放公定》诗有云:“自往见谢公,论诗得濠梁”,已重在“有所悟入”,(见任渊注)则知传江西衣钵者,其论诗当然也重在“悟”了。

现在,先讲陈师道的诗论,师道字无己,号后山。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称:“先生学于曾公,誉望甚伟;及见豫章黄公庭坚诗,爱不舍手,卒从其学。”所以他当然是江西诗社中人。他的作诗,昔人称其重在苦吟,每偕及门登临得句,即急归卧一榻,以被蒙首,甚至其家婴儿孺子亦抱寄邻家,其精思苦吟如此。所以黄庭坚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谑,(《病起荆江亭即事》)而其《赠陈师道》诗亦有“陈侯学诗如学道,又似秋虫噫寒草,日晏肠鸣不俯眉,得意古人便忘老”诸语。当然的,陈氏的《自咏绝句》,更应有“此生精力尽于诗,末岁心存力且疲”之叹了。(见《后山集》三)

以他这样苦吟,故其所谓“换骨”云者,实即是火候到时的境界。其《答秦少章诗》云:“学诗如学仙,时至骨自换。”工夫深时,自然能换骨的。这虽以学仙为喻;但亦未尝不是禅宗的方法。我们看明释礻朱宏《竹窗随笔》中所论换骨一条即可知学仙学禅初无分别。他说:“陈后山云学诗如学仙,时至骨自换;予亦云学禅如学仙,时至骨自换:故学者不患禅之不成,但患时之不至;不患时之不至,但患学之不勤。”据此,诗与仙禅也可谓是同一关捩,其工夫全在一“悟”字。

今世所传《后山诗话》,固不足信,然亦未尝不可于其中节取数语看出他的论诗宗旨。如所谓:“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僻毋俗”,云云,这正是江西派的论诗主张。陈氏《次韵苏公西湖观月听琴》诗说:“近世无高学,举俗爱许浑”,(《后山集》九)也是这种意思。所以我疑此书本是后山未曾写定之本,以出后人编次,也就不免有些增益窜乱罢了。

于次,再一言徐俯。徐氏论诗,《艇斋诗话》称其“论诗说中的”,现在以未见《东湖集》,不知所谓中的者何指;但曾敏行《独醒杂志》有一节云:

汪彦章为豫章幕官,一日会徐师川于南楼,问师川曰:“作诗法门当如何入?”师川答曰:“即此席间杯拌果蔬使令,以至目力所及皆诗也;君但以意剪之,驰骤约束,触类而长,皆当如人意,切不可闭门合目作镌空妄实之想也。”彦章颔之;逾月,复见师川曰:“自受教后,准此程度,一字亦道不成。”师川喜谓之曰:“君此后当能诗矣。”故彦章每谓人曰:“某作诗句法得之师川。”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四十九引《吕氏童蒙训》亦述徐氏语云:“诗岂论多少,只要道尽眼前景致耳。”这道尽眼前景致的方法,不知是不是即所谓“中的”的意思。眼前景致本可入诗,能把眼前景致,以意剪裁驰骤约束,这似乎也是单刀直入手段,谓为中的,原也未尝不可。不过如《独醒杂志》所云:“准此程度一字变道不成”,而师川以为“此后当能诗矣”,这些话便说得迷离恍惚,不可捉摸。李东阳《怀麓堂诗话》谓:“宋人论诗高者如捕风捉影”,如师川此说就是这般。或者当时江西诗人都带一些禅味,师川也未能免俗,不免堕于禅门习气了吧!

从江西诗人到陆游姜夔 共有7页,您还有6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7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文章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从江西诗人到陆游姜夔》点评。
 ※ 文章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从江西诗人到陆游姜夔》点赞!
精彩图文
改造国画与繁荣国画——江山如此多娇
改造国画与繁…
唤声姐姐叫萧红
唤声姐姐叫萧…
中国民族乐器:笛子
中国民族乐器…
中国民族乐器:马骨胡(广西壮族拉弦乐器)
中国民族乐器…
仰望19世纪古典与唯美的欧洲艺术(组图)(3)
仰望19世纪…
湖州竹派
湖州竹派
精彩史料专题
文艺史料
名家文章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