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国学精粹[名家专栏]张允熠专辑
文章数:7 浏览:682 今日:1  发表文章 推荐文章 内容纠错 媒体合作
百度分享
张允熠专辑 文章列表(按日期排序)
知名学者张允熠专辑。汇集张允熠撰写的理论研究、人物评论、现象阐析、观点商榷、学术争鸣等国学方面文章,方便网友阅读浏览。
 ※ 《淮南子》思想主旨新探 (2008-8-4,1977)

[摘 要] 关于《淮南子》的中心思想的认定,近代学者一般持两种观点,即“道家”和“杂家”说。本文认为应该重视高诱所说“讲论道德,总统仁义”和“出入经道”的概括,而不应拘泥于“其旨近老子淡泊无为,蹈虚守静”一句。究《...

[摘要] 当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杜维明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对“公众知识分子”的命题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指出中国知识分子经历了儒家的“士”、“五四知识分子”二个断裂的阶段,而第三个阶段将是“公众知识分子”。“公众知识分...

 ※ 论儒家哲学的超越精神 (2006-4-10,3205)

作为一种特定人类共同体悠久而普遍的文化现象,宗教应包括构成特定民族文化类型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群体深层心理结构和信仰、价值体系,以此而观,儒学与宗教无疑具有同样的功用。在历史上,儒学之于中华民族,犹如基督教之于西...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9—1920)曾经指出,从总体上来说,中国科学“仍停留在纯经验的水平上”,“正统儒教除了对纯粹的古物研究或者纯粹的实用项目感到兴趣以外,其他概无兴趣”,“中国缺乏中世纪...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与儒家哲学在意识形态属性上无疑是对立的,但在人类文化的共同性和继承性上又是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是离开人类文明大道的僵化学说,儒学也不尽是封建性糟粕,二者皆包含着具有普遍价值的真理性颗粒,儒...

 ※ 儒学的跌落和近代哲学革命 (2006-4-10,3074)

[摘 要]:中国近现代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转型氤氲于明末清初,它本来是儒学在社会实体的作用下所产生的自我蜕变和分化,所谓“理学”与“心学”、“理学”与“经学”、“宋学”与“汉学”、“实学”与“玄学”之争实际上都是儒学...


 ※ 论朱熹哲学的世界历史意义 (2006-4-10,3291)

《朱子语类》上有一句话“天不生仲尼,万古常如夜”,这代表着朱熹对孔子的评价。继孔子之后一千六百年,朱熹是又一位可比仲尼的大儒,故全祖望言朱子学云:“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矣!”这位被李约瑟称为“中国最伟大的思想...

7 篇文章  首页 尾页 页次:1/1页  48篇文章/页 转到:
 
精彩国学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