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 言 古史辨派是活跃于本世纪上半叶中国史学界的一个重要学术流派,其宗旨是运用近代科学知识和方法,疑古辨伪,揭示有关中国上古史记载的真面目[1](P196)...
摘要 建构和谐世界,其本质是多元文明和谐共存的问题。多元文明,意味着多元价值认同。多元文明和谐共存的哲学基础是“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基于中国传统哲学中以阴...
方立天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专著有《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佛教哲学》等,其中《佛教哲学》获第一届中国图书奖荣誉奖,《中国佛教哲学要义》获第六...
■《郭店楚简与思孟学派》,梁涛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78.00元 1993年冬,在湖北荆门郭店出土了一批竹简,内容涉及先秦儒家和道家。1...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内容提要:本文认为,孔子的中庸思想,有其内在的逻辑:“尚中”是中庸的逻辑起点,“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准则...
殷周之际,思想界发生大变革,周公根据政治需要和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损益”“殷礼”,建构了适合周初社会需要的“以德为本,以天为宗”的宗教思想。《易经》虽为占筮典籍,但与殷商骨卜不同,它不仅重视“鬼谋”,更强调“人谋”...
站在春秋战国——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发展的大背景下,从“实证”的立场考察老子的道论,可以看出,老子提出“道”,是为了超越西周天命论中的上帝主宰论,克服春秋时期天道自然观的局限;老子用“无”来形容“道”,是为了...
尚中正,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一大特色。《易传》在运用和发挥这一思想方面不遗余力。清人钱大听说:"《彖传》之言中者三十三;《象传》之言中者三十。其言中也,曰中正,曰时中,曰大中,曰中道,曰中行,曰行中,曰刚中,曰柔中。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