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有一则记载:“王辅嗣弱冠诣裴徽。徽问曰:‘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圣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何邪?’弼曰:‘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言必及有。老庄未免于有,恒训其所不足。’”姑不论王弼的“贵无”论...
在宋明理学中,圣人之道和为圣之方是圣人之学不可分割的两个根本性问题,它们在一个成熟的儒家哲学体系中相互依赖,相互成就,构成一个以成就圣人品格为最高目的的包括宇宙论、生存论及方法论在内的有机的理论整体。圣人之道是指人...
宋尹学派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一个著名学派,其材料主要保存在《庄子·天下》篇和《尹文子》中。然而,比较《天下》篇和《尹文子》的相关内容却可以看出两者在共同的思想主张下体现出不同的思想特色和学术倾向,表明此学派代表人...
一、“我”之三义 在现代哲学家中,对自我问题论述最为深切著明的当推牟宗三先生,他通过疏解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区分“我”为“三个意义的我:现象意义的我,物自身意义的我,逻辑意义的我”。就自我问题而言,中西哲学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