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国学精粹[名家专栏]陈强专辑
文章数:18 浏览:1554 今日:1  发表文章 推荐文章 内容纠错 媒体合作
百度分享
陈强专辑 文章列表(按日期排序)
知名学者陈强专辑。汇集陈强撰写的理论研究、人物评论、现象阐析、观点商榷、学术争鸣等国学方面文章,方便网友阅读浏览。

韦先生: 您好!收到来函真有棒喝之感。先生谆谆相责,知道都是为了我好,高情深谢。我在印大的论文可不敢写得那么自由,否则恐怕连文凭都拿不到——美国研究所从来都是一...

 ※ 章太炎《建立宗教论》疏解 (2013-11-2,1459)

在《建立宗教论》一文中章太炎系统地阐发了他的唯识学思想并以之为衡评判其它宗教哲学流派之短长,其思维力度之深在近代思想史上罕有其匹。本文尝试顺著章氏之思路继续疏解...

十九世纪西学的东渐激起中国文明内部与之性相略类的一些学术流派在沉晦多年之后的复兴――民国时期的唯识学运动即为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一个事例。唯识学源于雅利安人聚居之西北印,以讲求因明、注重论典著称,和欧洲哲学有许多相似之...

从世界历史上看,孙中山领导的中国革命乃是法国大革命之后逐渐波及全球的塑造近代民族国家之浪潮的组成部分——这股浪潮首先在十八、十九世纪冲击葆有封建残余的欧陆国家以及欧洲人的海外殖民地,接着在二十世纪席卷文化背景与之迥异...

 ※ 古史新辨 (2013-11-2,2702)

治三代以上的古史首要就在把握“华夷之辨”——也就是作为征服氏族的华夏族与土著居民之间的种族区隔。历史上的华夏民族很可能来自遥远的中东地区。1张骞通西域一个附带的使命就是寻访中华文明之西方根源——他在给汉武帝的报告中说...

 ☆ 美的历史意蕴 (2013-11-2,2230)

华夏民族拓殖东亚揭开了五帝三王时代的历史序幕。“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这些外来殖民者的政治组织力远在蒙昧的土著居民之上,故能反客为主君临四夷,施行种族隔离之贵族专政长达两千年之久。彼时之贵族身著裳裙,长袖...


 ※ 随想录 (2013-11-2,1081)

西方曾有学者将世界宗教分为西亚、印度、中国三大河系,我们讲到宗教时往往不自觉地将基督教、伊斯兰教一类的西亚宗教作为宗教之标本,以为若与之有异就有些不大地道 。其实要归纳东西方一切信仰系统才能对“宗教”有个清晰的概念。...

 ※ 西洋史述评 (2013-11-2,1200)

希腊文明和印度文明可能源于雅利安人大迁徙之前某一共同的文化祖型,其基因在东南欧的爱琴海地区衍生希腊文、奥尔弗斯教、《伊里亚特》……而在万里之遥的南亚次大陆则衍生与之宛如亲表的梵文、印度教、《摩诃婆罗多》……作为一种纯...

 ※ 资本主义的历史轨辙 (2013-11-2,3159)

搏浪市场以逐利润的资本主义肇始于货币为媒之商品交易,其根脉渐由商业领域延伸以至雇工劳作之产业部门。产业资本主义总是依托商业资本主义,与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东西方的古代社会,原始的工业制造因循旧贯略无大举扩张之余地...

 ※ 理学实践的失败和清学的兴起 (2006-8-2,1554)

长久以来,明清易代一直被视为中国思想史上一个不可轻忽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注重实用性和客观标准的清学逐渐取代思辨的形上的宋明理学成为学术思潮的主流。传统的研究...

 ※ 中印佛学源流略讲 (2006-8-14,1462)

佛教可以分为南传北传两大流派,南传佛教以小乘为主而北传佛教则以大乘为主。后者又可分为中道缘起为中心的藏传系统及以如来藏缘起为中心的汉传系统。研究传统典籍须通中文...

 ※ 《史记》与中国文明 (2006-7-30,1275)

历史上的华夏民族很可能来自遥远的西亚——“四海之内”最早当指两河流域或阿拉伯半岛的地理状况,而象“神州”、“天子”、“神明华胄”一类的观念亦与希伯来文化若合符节...


两千五百年前,在孔子生活的时代,黄河流域的华夏族遭遇到第二次“洪水时代”。那人欲的洪流“浩浩怀山襄陵”1,吞没了当时的文明世界。在各文明民族中,注重历史与经验的华夏族最先在心智上发育成熟。随着理性的成长,周人所信仰...

 ※ 伟大的汉语小说 (2006-4-5,2155)

在文明史上,乐舞乃童年之风尚,歌诗则少年之雅好。唐诗时代尚是少年不知愁滋味,浪漫的情愫吐为华章,宛如异彩斑斓的花朵。由唐入宋,诗味随文化心理之老成逐渐转淡,再到后来,只有出身蛮族的萨都剌、纳兰性德之辈还能为诗艺带来...

 ※ 老庄新论 (2006-4-5,1586)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一章)老子的“道”指的是化育宇宙万物的某种神秘的势能。这势能“周行而不殆”;当其耗损之时万物由“无”显现...

 ※ 《建立宗教论》疏解 (2006-4-5,2790)

在《建立宗教论》一文中章太炎系统地阐发了他的唯识学思想并以之为衡评判其它宗教哲学流派之短长,其思维力度之深在近代思想史上罕有其匹。本文尝试顺著章氏之思路继续疏解发挥,以期使其晦涩而富有创见的观念获得新的生命。太炎以...

 ※ 孟荀新论 (2003-8-14,1533)

"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尽心下》)。姑且...

 ※ 再论孔子与《春秋》 (2003-3-28,2815)

韦先生:您好!收到来函真有棒喝之感。先生谆谆相责,知道都是为了我好,高情深谢。我在印大的论文可不敢写得那么自由,否则恐怕连文凭都拿不到---美国研究所从来都是一板一眼。学校本是“人才工厂”,永远在制造着社会所需...


18 篇文章  首页 尾页 页次:1/1页  48篇文章/页 转到:
 
精彩国学专题
最新推荐文章
 ※ 美的历史意蕴[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