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复观一生个性鲜明,介于“学术与政治之间”游走。他曾投身于政治,目睹权力争斗的真实,产生厌倦的心情,转上“文化”的道路。他用做政治人所得的经验去观察文化,用做文...
中国,已成为世俗中国、功利中国?中国人,已经成为贪婪心的中国人,空脑人的中国人?中国是不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国家将亡,道德先亡。中国人的良心善性哪里去了?...
大川周明(1886—1957年),日本山形县人。东京帝国大学哲学系毕业,学习吠陀文学和古印度哲学。1913年夏,读亨利·卡登斯爵士的著作《New India o...
中国现代曾经出现过文化本位运动。所说“本位”,即承认中国文化的根本地位,在这个基础上吸收西学,开展文化建设。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对立统一,现代中国文化建设重要的话...
文化建设,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作适应时代的更新与再造,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国新民族文化精神。1840年鸦片后西势东来,中国由此被逼上现代化轨道。“文化”现代化也提上议事...
当凡东将这本书稿交到我的手里,真是十分的欣喜欣慰。这是一部有分量的著作,是作者多年深思劳作的结晶。本书题目是《文化东亚研究史论》,突出了“文化东亚”的概念。东亚...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反思主义思潮,省视“物质主义”与“科学主义”、反对“商业精神”,主张中国“长为农国”、宣传“大同”理想。本文探讨中国现代反思主义思潮的历...
“我只是一个学历史的人,又曾幸运地参与了儒学文化的最后阶段” .余英时作为当代海外卓有建树的历史学家,以丰富的史料,对中国文化演进历史、内在规律作实证描述与客观...
作者简介: 盛邦和,华东师大历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界已有不少有关刘师培的研究文章,本文不打算对刘做广泛意义上的研究,只想以此个案,说明国粹派的文化建设...
摘要 :儒家现代化的过程既充满了反抗,也在不断地调适、整合和重建。从儒家现代化的整个历史进程来看,儒家的调适和重建方式主要有:“西学中源”、“中体西用”、以“中学”释“西学”或以“西学”释“中学”、“中西会通”、...
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传统美德深深熔铸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今天,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当以“三个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