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墨学后派及秦国墨学发展 墨学是战国时代诸子中的显学,受到当时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响应。墨学的宏扬,使许多人加入墨学队伍,据《吕氏春秋·尊师篇》记载:“孔墨徒属弥...
一、问题的提出与前期研究 柏拉图与孔子,是中西文化“轴心时代”的思想家,他们对于中西文化各自的发展,都有着极大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柏拉图与孔子,分别是中西两...
一、周秦之季的学术综合 周自平王东迁,“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陪臣持国命”,学术散于四野,遂有诸子之学,其可观者乃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九家,...
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关于其“爱物”思想,时人阐发颇多,但多以环保主义称之①。这...
这个世纪之初,读经与反读经又成了一个话题。文化保守主义者提倡读经,还编了教材,于是暑期各地所办的读诗班读经班开班的消息也屡见报端。应该说,文化保守主义者提倡读经...
春秋以降,学术百家殊方,虽互相辩难,然亦皆是“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战国之季,《荀子》、《庄子·天下篇》、《吕氏春秋》、《韩非子·显学篇》以及《易传》所代表的各家学派,都趋于总结综合的道路,而儒学渐成主流...
荀悦基于儒学体系,以伦理规范和通变思想为方法论,提出了自己的政治思想理论,把政治内涵规划为六个程式,而政治运作的过程正是这六个程式的落实过程。具体说来,可分为君臣关系、德刑关系、重民和明制思想等四个层面。从中...
陆贾与贾谊都是汉初闻人,以文名于朝,但归宿却大有不同,陆贾以善终,而贾谊却伤悼早夭。究其原因,不仅与两人身处的政治利益集团不同有关,陆贾属于当政的军功受益集团,而贾谊出于新兴的法吏集团,双方的力量对比决定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