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国学精粹易学

建立21世纪的新易学

收录:2010-12-22  作者:余敦康  来源:中国新闻  点击:1607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余敦康专栏

建立21世纪的新易学在时下的中国文化圈中,国学热等文化现象方兴未艾,我们对待国学等传统文化,要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不能对国学浪漫化,要警惕某些过分美化国学和历史的倾向。但是同时,更不能对国学低俗化、妖魔化,要明辨是非,正确把握度的问题,这样才能保证中国文化圈的良好氛围。

回顾历史,上世纪的国际环境以及中国知识分子的救国探索是国学这一范畴诞生的渊薮。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在列强的夹缝中获得了重生,这对于当时衰弱的中国,对于正在探索救国之路的中国知识分子,不啻为一种感召。当时国人将日本人称呼自

己的民族文化的词语翻译过来,便是“国学”,加上日本文化深受以中国文化为主的汉文化的影响,所以不少学者便称中国传统文化为“国学”,当然这时的“国学”一词的含义已非日本人所谓的“国学”了。这段国学早期的历程是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

化首次全面碰撞、交流的背景下进行的,对今天的传统文化现代化问题有着深刻的历史影响,是我们今天不得不回顾的过去,这是因为21世纪的中国文化发展也面临着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流和接轨的背景。

《周易》教会我们为人、为学、做事的宗旨。《周易》的智慧给我们以启迪,要有斗争,但是更要行中道。这都离不开和谐。我们说中国人自古就有“中”的观念,

而且主张“尚中”与和谐,所以中国的时代精神、文化宗旨就在于《周易》中的和谐。因此,我们说和谐是当前的核心价值观,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决策问题。我们不能把《周易》看得太简单,研究《周易》不单要从学术角度,也要从决策学的角度去理解。在一定意义上讲,《周易》倡导的和谐是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时代精神。易学研究也要有一个新的发展,要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从民族复兴、中国模式的角度,依托新一代的学者。

纵观中国易学史,近代的易学研究一共经历了三代人,第一代以建国前接受传统教育的学者为主,第二代以新中国培养的大学生为代表,第三代主要是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后招收的大学生。这三代学者对易学研究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但易学在新世纪的新发展主要依靠的是目前正在接受大学教育的青年学生。《周易》作为包罗万象的学问,作为决策的学问,对青年学生而言,是极有益的。

《周易》是通变之书,随着时代的进步,易学也往往有新的发展,新世纪呼唤易学研究推陈出新,建立新易学刻不容缓。新易学要有时代精神,具备很强的学术性,坚持尚中、和谐的理念和宗旨;同时要具备可读性,既平易近人,又要保证学问的深度和领域的广度;新易学还要有针对性,充分发掘《周易》决策理念,使研习易学者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成为一个成功的人生ceo、事业ceo。

易学的新发展、新易学的建立,离不开新一代的青年学者、易学爱好者;而新一代的青年易学家、易学爱好者又需要以新易学为土壤。具有学术性、可读性、针对性的21世纪新易学才是贯彻和谐理念的成功易学。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文章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建立21世纪的新易学》点评。
 ※ 文章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建立21世纪的新易学》点赞!
精彩图文
“4·23世界读书日”特稿:全民阅读应成为国家战略
“4·23…
漳州木偶迷倒中山市民
漳州木偶迷倒…
从春节习俗看古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从春节习俗看…
明清时期酒器(2)
明清时期酒器…
国学大师王国维的悲情家族:一对父子,“两个罪人”
国学大师王国…
道教教义规戒·八卦
道教教义规戒…
名家文章专栏
国学精粹
精彩国学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