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国学精粹百家[专题]法家研究

《韩非子直解》-难言第三

收录:2010-12-16  作者:俞志慧  来源:网络搜集  点击:1950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法家研究专题、或者俞志慧专栏

难言,即陈述臣下向君王进言的艰难。文章首先描述了言路上臣子们动辄得咎左右为难的窘迫境况,接着大量列举“度量虽正,未必听也;义理虽全,未必用也”的史实,希望能引起君王的注意,倾听逆耳忠言。本文结构简单,但说理备细,思路极为开阔。

从开头和首段末有二处“臣非”字样、结尾又有“愿大王熟察之也”的句子看来,本文当是又一篇作者上奏给君王的表章,至于是上奏给哪一位君王,前人根据司马迁的记载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一是根据《报任安书》中“韩非囚秦,《说难》、《孤愤》”一语,认为本文系韩非囚秦时上秦王政书;二是根据《史记·韩非列传》:“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于是猜测本文是韩非早年上韩王书。验诸文本,二说似都有道理,但都缺乏有力的证据。存疑可也。

臣非韩非自称非否定副词难言难言,以言为难,认为向君上进言是件难事也,所以难言者句谓所以难于进言的原因:言顺比顺比,顺从亲比滑泽滑泽,圆通畅达,洋洋洋洋,盛大貌纚纚shǎi,纚纚,有条理然句谓既洋洋洒洒,又井然有序,则见被以为华而不实;敦通“惇”,义同“厚”祗zhī,义同“恭”恭厚,鲠耿直固执一坚固慎《尔雅·释诂》:“慎,诚也。”完《庄子·天地》:“不以物挫志之谓完。”,则见以为掘通“拙”而不伦类也,不伦,犹不伦不类;多言繁称句谓称引广博、辞藻丰赡,连类比物,则见以为虚而无用;总微说约句谓把精微的意思用简约的语言表达出来,径省而不饰句谓言辞直截了当不加修饰,与上句“多言繁称、连类比物”构成一对繁简关系,则见以为刿guì,刺伤而不辨句谓锋芒太露不善言说;激急亲近句谓激切而无所忌讳,不知与所说之人保持距离,探知人情句谓语涉人家隐私,则见以为谮zèn,中伤而不让谮而不让,谗毁他人,言辞不够礼让;闳通“宏”大广博,妙远妙远,高妙玄远不测与上句“激急亲近,探知人情”构成一对远近关系,则见以为夸浮夸而无用;家计小谈句谓谈说家常小事,如《说难》所云之“米盐博辩”,以具数言句谓一件一件备细说出,则见以为陋;言而近世,辞不悖逆,则见以为贪生而谀上;言而远俗,诡诡诈躁险躁人间句指言辞怪异与世俗不合,与上二句“家计小谈”、“言而近世”构成对比关系,则见以为诞妄诞;捷敏辨给利口也,繁于文采二句谓口才敏捷,应对如流,且富于文采,则见以为史质不副于文;殊《广雅·释诂》:“殊,绝也。”释殊释,弃绝文学文学,典籍文献,以质信质信,与文学相对照,当指质直朴陋言,则见以为鄙此句分别与上下句构成反对关系;时称诗书,道法往古,则见以为诵诵说旧事,犹指掉书袋。此臣非之所以难言而重患重患,深以为忧也。

故同“夫”,发语词度量度量,准则虽正,未必听采纳也;义理义理,道理虽全与“正”互文,未必用与“听”互文也。大王若以此不信真实,则小者以为毁訾zǐ,说人坏话诽谤,大者患祸灾害,死亡及其身。故子胥子胥,即伍子胥,春秋时楚国人,后入吴,助阖闾刺杀吴王僚,夺取王位,先后破楚败越,吴王夫差时,因极谏许越媾和与伐齐,被夫差强令自尽善谋而吴戮之,仲尼仲尼,孔丘字仲尼善说而匡春秋时宋国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境内围之孔子周游列国,到匡,因其酷似阳虎,而阳虎曾在匡施暴,孔子李代桃僵,被匡人围困,管夷吾管夷吾,即管仲,春秋时齐相,助齐桓公成就霸业。管仲早年因助公子纠与公子小白(后来的桓公)争夺君位,事败后在鲁被囚实贤而鲁囚之。故此三大夫三大夫,指上述子胥、孔>

《韩非子直解》-难言第三 共有3页,您还有2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3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文章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韩非子直解》-难言第三》点评。
 ※ 文章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韩非子直解》-难言第三》点赞!
精彩图文
漳州木偶迷倒中山市民
漳州木偶迷倒…
民主、人权与儒家文化
民主、人权与…
泾川西王母宫与西王母文化
泾川西王母宫…
生命的学问——牟宗三论儒学之特征
生命的学问—…
蒙古族民间说唱底稿的信息化探索
蒙古族民间说…
蛤蜊
蛤蜊
名家文章专栏
国学精粹
精彩国学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