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国学精粹儒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新解

收录:2006-2-23  作者:李剑宏  来源:网络搜集  点击:970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李剑宏专栏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实际上从一开始当皇帝就开始了。因为此时朝廷之内儒家已经渐渐占多数,儒家的理论优势和政治优势在诸如叔孙通、陆贾、贾谊等儒家知识分子的"权力穿孔"下,已经愈益明显了。十六岁继位的汉武帝,身边都是信奉儒家的大臣,受儒家的影响,他所重用的大臣也多是儒家的信奉者。年轻的汉武帝能形成独尊儒术的方针,恐怕和这些身边的影响不无关系。

其实,最初提出要以儒家为治国主要指导理念的人是贾谊,后来则因董仲舒的对策和公孙弘的具体部署而变得更加明朗化。

法家的弊端,其中一条就是"耕战入仕",造成官吏素质的下降和社会风俗的败坏。法家的执法,在《史记·商君列传》中有一个细节,很能说明问题。商鞅变法时,许多人都说变法不便,这样说的人"千数",于是商君在太子犯法的时候"刑其傅",于是第二天老百姓都老老实实的遵照法令了,这样法令执行了十年,道不拾遗,路不闭户,原来说变法不好的人又出来说变法的好处,结果商君把这些议论变法的人全部充军。在这里我们姑且不研究商鞅为人的忌刻不容人,单就法家思想而言,这就表示:政府和百姓的关系,是绝对的专制关系;我定法令,你照办,百姓没有任何发言权,不但不能反对,连说好话也不行。与此相联系的,什么礼义廉耻之类的道德规范,全部不需要了。

我们从后世的封建社会历史可以知道,凡是以儒学治国的时代,一旦官吏出现腐败的情况,作为官僚后备军的士人阶层,即自觉出面担负清洗剂的职能,如汉末的党人,唐宋的太学生,明之东林党等。在这种清洁职能得到统治阶级当权者的支持的条件下,作为回报,士人阶层身为四民之首,又以自己的道德、文化在农工商中起表率作用其作用稳定而持久。所以士人阶层在对官僚的制约和对民众的影响力量各方面,都能起到稳定社会和淳厚风俗的好作用。中国封建社会士大夫阶层的这种作用,有似于今日西方社会中的中产阶级,确实是一股把社会带入良性循环的重要力量。

在中央集权制的统一政令下,实际上必然有一个选拔官僚和教育民众的标准问题,这一标准如果不趋于统一,执政者往往难以措其手足。所以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实际是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下儒家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一项成功经验。

时代的需要,使思想学说逐渐趋向建立统一的知识体系和解释系统,并进一步植根于人心,成为民众的文化无意识。人类总是需要一种根本的理论来为自己的世界作出解释。从战国时代到秦汉,政治对知识的禁锢束缚不了思想家的思考,在没有大一统的条件下,各自做着自己的思考,在大一统之后,"百川异源而归于海,百家殊业而务于治","道术相通"了,知识开始构造一个包罗万象的意识形态。

随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方针的落实,中国儒家知识分子从此正式走上权力的舞台,成为规范中国几千年意识形态、社会风俗、伦理道德、政治秩序的名副其实的指挥者,儒家从内部穿孔走向掌握政治和话语的权力。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文章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新解》点评。
 ※ 文章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新解》点赞!
精彩图文
有关草鞋的传说
有关草鞋的传…
凤求凰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佳话(1)
凤求凰 司马…
凋零的川江号子(1)
凋零的川江号…
对龙对凤纹经锦
对龙对凤纹经…
古代女子臂钏赏析
古代女子臂钏…
甬江两岸的剪纸艺人
甬江两岸的剪…
名家文章专栏
国学精粹
精彩国学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