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国学精粹百家[专题]法家研究

韩非子言论观之四:明察和督促的艺术

收录:2006-2-23  作者:李剑宏  来源:网络搜集  点击:1584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点击浏览法家研究专题、或者李剑宏专栏

也许是思路的延伸,也许是思路的补充。韩非子发现:无论是"众端参观"还是"刑名参同",都解决不了现实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难题,即一些人虽然身居高位,但尸位素餐,"其默足以容",我不说话建言立功,虽然的不到奖励,却也不会有刑罚加诸身上的是非和祸患。这在韩非子看来,是完全不能容忍的,所谓"食君之禄,谋君之事"。岂能养一些整日无所事事的人?于是他提出"一听责下"的方法。

从下面我们可以看到,孔子主张"国无道,其默足以容"的说话 策略比之于孟子所谓"不遇,故去"的思想境界差之千里。因为在法家那里,是不允许你沉默的,说的对就好,说的不对,就有性命之忧。孟子则看的很清楚,假如做不到和决策者的意见一致,时时有性命之忧,倒不如挂冠而去,离开权力场合,隐居的生活未尝不是明智之举,但果真是这样么?

个案:

西周时有一件奇事:狂裔华士二人,上不臣天子,下不友诸侯,耕川而食,凿井而饮;这明明是空谷幽兰,明明是酣睡在自己的卧榻之上,可是姜太公到了营丘,首先就诛杀了华士二人。 这是什么道理呢?非但我们不明白,连周公旦也不明白,他立刻派遣使者前来责问此事:"那两位是天下的贤士,你为何要把他们杀掉呢?"

姜太公回答:"现在如果有一匹马,是一匹千里马,天下最好的。但是,用马鞭子抽它不能前进,用上好的马料喂它它不吃--它又是一匹无法控制的马。对于这匹马,再笨的奴仆也不会将它作为脚力,这兄弟俩就是这样的马匹。他俩宣称不愿臣服于天子,我无法使他们臣服;他们不愿和诸侯交往,我无法驱使他们;他们自己种田来吃,自己掘井来喝,完全不求于人,这样我就无法用赏罚来打动他们。他们不要名誉,不要禄位,虽说是贤哲,却毫无用处。既然不能为国效力,为国尽忠,留他何用?先王统治臣民,所使用的不外乎爵、禄、刑、罚,现在两个人居然对这四种手段都无动于衷。如果听任他们不服兵役,不缴捐税而扬名于国内,我对全国人民就无法交代了。所有的人都去学习模仿他们,国家就成为一盘散沙,而杀掉他们,就可以让大家都知道,我不需要那种不被好饲料诱惑,也不怕马鞭子抽打的名义上的千里马;让大家知道,我将严惩那些自命清高,不把我的赏罚大权放在眼里的所谓贤士。因此,我必须将这两个贤士杀掉。"

姜太公到营丘首先诛杀隐士两兄弟,可见法家编织的大网之严密!令人恐惧而无法逃避。

与此对应的,韩非子则进一步把这个大网编织的更加精密。他说:一听则愚智不分,责下则人臣不参。一一倾听意见,愚蠢和智慧就不会混乱而辩识不清,善于督促臣下,臣下的优劣就不会混杂而判断不明。

个案:

齐宣王让人吹竽,必须三百人一起吹,有位叫南郭的读书人请求为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给他几百份公家口粮的待遇。宣王死,缗王继位,喜欢一个一个的听人吹竽,这个读书人就逃走了。

另一种说法是:韩昭侯说:"吹竽的人多,我没有办法知道其中谁吹的最好。"大臣田严说:"一个个的听他们吹。"

韩非子言论观之四:明察和督促的艺术 共有3页,您还有2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3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文章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韩非子言论观之四:明察和督促的艺术》点评。
 ※ 文章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韩非子言论观之四:明察和督促的艺术》点赞!
精彩图文
论敦煌隋唐时期壁画
论敦煌隋唐时…
专访杜维明:为青年提供认知传统文化的路径
专访杜维明:…
看戏、品戏、说戏:贵州的方言小品很有戏
看戏、品戏、…
民族民间舞蹈:在摆手场跳舍巴
民族民间舞蹈…
古籍电子文献学学科建设刍议
古籍电子文献…
十二生肖:小动物,大智慧
十二生肖:小…
名家文章专栏
国学精粹
精彩国学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