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建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作者简介]王建(约767-831)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家贫,“从军走马十三年”,居乡则“终日忧衣食”,四十岁以后,“白发初为吏”,沉沦于下僚,任县...
叹息复叹息,园中有枣行人食。 贫家女为富家织,翁母隔墙不得力, 水寒手涩丝脆断,续来续去心肠烂。 草虫促促机下啼,两日催成一匹半。 输官上顶有零落,姑未得衣身不著。 当窗却羡青楼倡,十指不动衣盈箱。 王建是中唐时期成...
《新嫁娘》 作者: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注解】:1、未谙句:意思是还不熟悉婆嫂的口味。【韵译】:新娘三朝下厨房,洗手亲自作菜汤。不知婆婆啥口味,先叫小姑尝一尝。【...
竞渡船头掉彩旗,两边溅水湿罗衣。池东争向池西岸,先到先书上字归。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赏析 这两首七绝是王建《宫词一百首》(以下简称《宫词》)中的第二十五...
天南多鸟声,州县半无城。野市依蛮姓1,山村逐水名。瘴烟沙上起2,阴火雨中生。独有求珠客,年年入海行。注释 1蛮姓,指当地少数民族的姓氏。2瘴(zhang帐):旧指南方山林间湿热蒸郁致人疾病的气...
水面细风生,菱歌慢慢声。客亭临小市,灯火夜妆明。在唐代诗人中,王建是擅长素描速写的著名作手。他熟练地运用各种形式,创作了一幅幅上自宫廷禁苑下至市井乡村的风物风情画。这些作品,都充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这首...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这是一首依据古老的民间传说写成的抒情小诗。相传,古代有个女子,因为丈夫离家远行,经久未归,就天天上山远望,盼望丈夫归来。但是许多年过去了,...
苦哉生长当驿边,官家使我牵驿船。辛苦日多乐日少,水宿沙行如海鸟。逆风上水万斛重,前驿迢迢后淼淼。半夜缘堤雪和雨,受他驱遣还复去。夜寒衣湿披短蓑,臆穿足裂忍痛何! 到明辛苦无处说,齐声腾踏牵船歌。一间茅屋...
长安恶少出名字,楼下劫商楼上醉。天明下直明光宫,散入五陵松柏中。百回杀人身合死,赦书尚有收城功。九衢一日消息定,乡吏籍中重改姓。出来依旧属羽林,立在殿前射飞禽。《羽林行》,一名《羽林郎》,为乐府旧题...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新媳妇难当”——在旧社会人们普遍有这种看法。但也有些新媳妇在令人作难的处境中找到了办法,应付了难局,使得事情的发展带有戏剧性,甚至富有诗趣,象王建的这首诗...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这首山水田园诗,富有诗情画意,又充满劳动生活的气息,颇值得称道。“雨里鸡鸣一两家”。诗的开头就大有山村风味。这首先与“鸡鸣”有关,“鸡鸣桑...
和雪翻营一夜行,神旗冻定马无声。遥看火号连营赤,知是先锋已上城。这是王建赠给李愬的两首七绝之一。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彰义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割据淮西(今河南汝南一带),与朝廷相对抗,严重地影...
回看巴路在云间,寒食离家麦熟还。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这首纪行诗是王建一次出使江陵,回来的路上行近汝州(今河南临汝县)时写的。第一句是回望来路。巴路,指的是通向江陵、巴东一带的道路。江陵到汝州...
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王建《宫词》共百首,描写宫女生活,素材据说得自一位作内侍的宗人王守澄。但它也并非全属纪实性质,《石洲诗话》说:“其词之妙,则自在委曲深挚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是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内容七言绝句。以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中庭地白树栖...
除了乐府诗之外,王建还有一百首宫词,也是诗史中应当注意的作品。他的乐府诗,还是继承前人传统的作品,宫词则是他的创造。从齐梁以来,已有许多诗人以宫女的生活和情感为题材,例如乐府诗《长门怨》,都是写失宠的妃子。王昌龄有...
凉州行 凉州四边沙浩浩,汉家无人开旧道。(韵一)边头州县尽胡兵,将军别筑防秋城。万里征人皆已没,年年旌节发西京。(韵二)多来中国收妇女,一半生男为汉语。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韵三)...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赏析 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绝。它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画。殷璠《河岳英灵集》卷上赞王维诗“着壁成绘”,用苏轼的话来说就是“诗中有...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题中的“十五夜”,结合三、四两句来看,应指中秋之夜。诗题,《全唐诗》作《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杜郎中,名不详。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