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1935)小说主人公基恩是一位崇尚孔盂学说的汉学家。对社会、对其他人有一种厌恶、敌视的情绪,经常孤芳自赏、爱书成癖,自认为是世上唯一有个性的人物,基于这种情绪的支配,在现实生活中他常受挫折。他为了...
《市场街的斯宾诺莎》 斯宾诺莎(1632—1677)是荷兰哲学家。1656年因反对犹太教教义而被开除教籍。他最主要的著作《伦理学》,从自然界是自身的原因这一基本论点出发,提出“自因”的概念,认为实体是唯一不变...
《赫索格》(1964)《赫索格》与贝娄的其它作品相比,更能表现他。心灵的两个方面”:郁闷的一面和生气勃勃的一面。《赫索格》涉及许多社会问题,但是作者不对这些问题作直接的客观描述,而是通过主人公写信、内心独...
《风暴眼》(1973)在悉尼市郊一座豪华的花园别墅里,镶着银太阳的宽大的花梨木床上,躺着年迈、垂死的伊莉莎白·亨特。长篇小说《风暴眼》就以这个最富有的大牧场主亨特先生遗孀躺着的病床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时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