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名作鉴赏中短篇小说[专题]老舍作品

老舍小说《歪毛儿》考索——文本细读和文化社会学分析

收录:2006-9-2  作者:吴永平  来源:www.ilf.cn  点击:5749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点击浏览老舍作品专题、或者吴永平专辑

内容提要:老舍的短篇小说《歪毛儿》模仿了英国作家贝尔斯弗德的奇幻小说《恨世者》,但在命意和表现手法进行了若干改造。贝尔斯弗德《恨世者》的主题是“恨世”,但老舍《歪毛儿》的主题却具有多义性。《恨世者》的主人公是个大智若愚的“隐者”,而《歪毛儿》的主人公充其量只是个徘徊于“敷衍”与“硬拐硬碰”之间的“畸零人”。老舍不赞同“恨世”,而主张用宗教的人格教育作为济世救人的手段;他认为,若能以耶稣外圆内方的人格为楷模,人们也可能在纷乱的现世中“得到许多许多的自由”。

主题词:奇幻小说;恨世;人格;外圆内方

短篇小说《歪毛儿》作于1933年,载当年10月《文艺月刊》4卷4期,收入《赶集》。

老舍曾自述云:《歪毛儿》摹仿了英国作家贝尔斯弗德(John Davys Beresford,1873-1947)的小说《隐者》(The Hermit)1。并说:“因为给学生讲小说,我把这篇奇幻的故事翻译出来,讲给他们听。经过好久,我老忘不了它,也老想写这样的一篇。可是我始终想不出旁的路儿来,结果是照样摹了一篇;虽然材料是我自己的,但在意思上全是钞袭的。2”

从作家自述可知:第一,这篇小说具有西方近代奇幻小说的某些特点;第二,这篇小说的命意(主题)因袭了他人的作品;第三,这篇小说的素材来自作家的生活体验。

鉴于研究界并未特别注意到老舍强调“我老忘不了它”的意蕴,也未特别关注该小说在摹仿中有何因袭和创新之处,笔者认为还有深入考索的必要。

贝尔斯弗德是英国近代最重要的奇幻小说家之一,他曾受过谢瓦利埃·德·拉马克(Chevalier de Lamarck,1744-1829)的“适应论”和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的“创造进化论”的影响,其作品命意多与人与社会的适应问题有关,有长篇小说《汉普登郡的奇迹》(The Hampdenshire Wonder,1911)和多部短篇小说集传世3。

法国汉学家巴迪在贝尔斯弗德的短篇小说集中没有找到老舍提到的The Hermit(《隐者》),他怀疑是The Misanthrope(《恨世者》)的误植4。笔者循此线索在英文版贝氏短篇小说集Nineteen Impressions中找到了The Misanthrope,将英文原作与老舍译文对照后,发现老舍的《隐者》的确译自《恨世者》,而“隐者”(The Hermit)只是小说中人们对主人公的别称。

《恨世者》的情节非常简单,篇幅也不长,只有3400多英文单词,译成中文也仅有5500余字。说的是一位旅游者到海边旅游,他听说附近的一座小岛上住着一位名叫“考不来”(William Copley)的隐者,于是好奇地前去拜访。他和这位隐者处了一天,在他的反复追问下,隐者终于向他全盘托出离群索居的原因,说是自幼患上了一种奇怪的眼病,故不得不这样做。隐者向他解释道:

“平常的时候,你晓得,我一直的看人们的脸,我和别人所看到的一样。但是,当我回头看他们的时候,我看见……呕!我看见他们所有的恶欲和缺点。他们的脸,从一方面说,还是那个样儿;完全认得出来,我的意思是;但是眉眼乱动了——好难看……”

老舍小说《歪毛儿》考索——文本细读和文化社会学分析 共有9页,您还有8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9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老舍小说《歪毛儿》考索——文本细读和文化社会学分析》点评。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老舍小说《歪毛儿》考索——文本细读和文化社会学分析》点赞!
靓图美文
科斯特纳《与狼共舞》
科斯特纳《与…
丢勒《哀悼死亡的基督》约1500年
丢勒《哀悼死…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廊桥遗梦》
克林特·伊…
库尔贝《画室》1855年
库尔贝《画室…
大卫《荷拉斯三兄弟的宣誓》1784年
大卫《荷拉斯…
罗伯特·怀斯《西区故事》
罗伯特·怀…
精彩鉴赏专题
名作鉴赏
名师点评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