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名作鉴赏散文纪实[专题]朱自清作品

朱自清《女人》欣赏

收录:2011-8-29  作者:贾焕亭  来源:朱自清名作欣赏  点击:5091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点击浏览朱自清作品专题、或者贾焕亭专辑

散文的精髓和神韵,是立意。立意的起点决定散文品位的高低。立意是作家头脑中,形象和抽象相交替的思惟活动,它更具理智性,而智慧则是灵魂。理智使作家选择到理想的立意角度,智慧却使作家找到高尚的立意起点。

朱自清借白水之口表述自己“所追寻”和“所发见”的女人,是“艺术的女人”。并解释“艺术的女人”含义的时候,表明他是沉浸在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中,在神圣的艺术领域里,去寻觅领略女人身上超然的美质。在满蕴着真切感情的淳朴语言中,不时爆发出作家智慧的火花。

在“我们之看女人”和“我之看女人”的几段文字中,作家所谈的感受、体验和思辨,既亲切得让你感同身受,又明辩的让你眼前一亮,令你在两性感情的纠葛中,原本是一些模糊的感受和体验,顿悟到其中的奥妙之所在。使人的情感超越平庸、浅薄,而向更高一层的精神境界升华。

对于女人艺术的一面,要作为艺术去鉴赏它,这如同鉴赏其他优美的自然一样的简单;尽管人们的眼力有强弱、修养有高低,只要你投去惊异的目光去发现去挖掘,就有奇迹,就有艺术。而对女人作为艺术来鉴赏时,要冷而不热、含而不露,静观之——秘密地鉴赏;千万不能惊扰她,惊扰能使她的艺术味变稀薄。作家以艺术的眼光去鉴赏艺术的女人,他那细腻的揣摩,深谙甘旨的体味,又颇得其要的领悟,表述得何等平易、到家而又神秘。

虽然,这些表述给人以神妙的美感,但是毕竟还是理性色彩浓了点。所以,作家接着以现身说法,细腻地描述了自己是如何鉴赏艺术的女人,款款道来,激动人心地抒写出自己对艺术的女人,在鉴赏时从不平的心态里所迸发出的欣喜情绪。

对艺术的女人的鉴赏,作家首先着眼于从整体精神氛围去感受,进而细致地描述出自己心理体验的具体流程。既写出了作家心目中的艺术的女人是怎样的,——第一是有她的温柔的空气,又情趣盎然地抒写出鉴赏过程中的内心体味,——如听着箫管的悠扬、如嗅着玫瑰花的芬芳、如躺着在天鹅绒的厚毯上,她是如水的密,如烟的轻,笼罩着我们。多么富有诗意。

接着描摹出艺术的女子型的体态美、举止美、容貌美、情态美。这些描摹艺术地再现了艺术的女人天然丰采,不仅使一般人对艺术的女人的模糊感形象化具体化,而且对这种美感作了艺术的加工和更美的升华。

对于作家这些艺术的美的独特描摹,人们不一定会有同感或产生一样的联想和想象,但是,其中不乏相似性和通感,读着让你感到作家写出了别人想说而又说不清的那些模模糊糊的感受。尤其写那动人的美丽眼睛,更令人铭心不忘——“我最不能忘记的,是她那双鸽子般的眼睛,伶俐到像要立刻和人说话。在惺松微倦的时候,尤其可喜,因为正像一对睡了的褐色小鸽子。”不仅贴切、形象、有韵律地描绘出了她的眼睛,而且渲染出她那可观可感可触摸的纯美的灵性来。我想高品位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陶冶情操,净化灵魂,此正是。

这些,都属对单个的艺术的女人的描摹,而作家更为独到的观察和感受,是在艺术的“女人的聚会”里,也能感应到“有一种温柔的空气”,但是那只是“笼统的空气”。对艺术的“女人的聚会”的鉴赏,只能远观而不能近看,否则那笼统的空气会消失的。作家回味数年前鉴赏艺术的“女人的聚会”时说,有种“云烟一般,好惹人惆怅的”感觉,这种微妙的思绪,宛若颤动的曲线,也把读者的心牵动得忽上忽下,引进别有一番韵味的意境里。

朱自清《女人》欣赏 共有5页,您还有1页没有浏览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尾页  页次:4/5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精彩鉴赏专题
名作鉴赏
名师点评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