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名作鉴赏长篇小说

瓦·伊·别洛夫《凡人琐事》(1966)

收录:2010-6-11  作者:倪蕊琴  来源:www.ilf.cn  点击:2548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点击浏览倪蕊琴专辑

作者简介

瓦西里·伊凡诺维奇·别洛夫(1932—),苏联俄罗斯作家。苏共党员。1964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曾在集体农庄、乌拉尔工厂工作。

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写诗歌,很快转向小说,主要反映农民的生活和心态。著有短篇集《炎热的夏天》(1963),中短篇集《河湾》(1964)等。1966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凡人琐事》标志着作家才华的迸发以及他对现实生活观察的深度。别洛夫在这部小说中细致地描写了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从而展示了人的一生的艰辛和痛苦、生活的本质。英国学者霍斯金在和苏联《文学俄罗斯报》记者谈话中称这部中篇为“由一位大学者写的哲理小说”。中篇小说《木匠的故事》(1968)既塑造了一个老木匠富于个性特征的鲜明形象,又通过他与周围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表现了现代农村的许多症结问题。到70年代别洛夫的创作在题材、体裁上更为广阔。创作剧本集《在清澈的水面上》(1973)和描写农村生活的中短篇集《彩霞相吻》(1975),短篇集《电线在嗡鸣》(1978),长篇小说《前夜》以及城市生活系列,如《斯波克医生的教育方法》、《星期天早晨的会面》等。70年代末80年代初别洛夫陆续发表了反映北方人民生活的特写集《和谐》探索俄罗斯传统的农村文化。1986年长篇小说《一切都在前面》的问世,引起激烈争论。

别洛夫的创作受到国内外评论界的注目和好评,彼认为是农村散文中的“北方文化传统”派。

内容概要

《凡人琐事》由7章21节组成,其中各章节都有标题。小说非常朴实,又非常细腻地描绘了一家普通农民的日常生活。

书名原意是”平常事”,是男主人公伊万·阿弗利卡诺维奇乎日最爱说的一句口头禅,也是作品主要内容。伊万是苏联北方偏僻农庄的马车夫,他在战争中一条腿受过伤,有些瘸。战后回到家乡爱上了勤劳善良的卡捷琳娜,但遭到女方母亲的拒绝。后来曾和一个他不爱的姑娘结婚,不久又分手。经过这番坎坷伊万和卡捷琳娜终于结合了,他们之间的”火热的爱情”(第十章第4节标题)的结晶是一个多子女的家庭。

故事开始时第9个孩子已经出世了。他是刚满六周的小儿子伊万,他们全体是:一岁半的小哥哥沃洛其卡,无人照顾经常哭泣的小姐姐四岁的玛露霞,她的六岁的双胞胎哥哥米什卡和瓦西卡,读三年级的戈利什卡和四年级的卡秋什卡。大女儿在外谋生,大儿子在寄宿学校。母亲卡捷琳娜为了能让身边这七个孩子吃饱、穿暖、读上书,在养中场拼命工作。外婆心痛女儿,虽然天天讲要到儿子家去,可是舍不得一大堆小儿孙们,已经帮女儿张罗四年多了。她常对人家说女儿的事:”她3点就起床,晚上11点才回来。天天都这样,多少年来从没歇过一个礼拜天,没休过一回假。还有那些孩子哪!老是要孩子,一年一个,这不也伤身体吗?!她可好,孩子刚一落地,就急着去上工,从来都是一天也不歇。”

卡捷琳娜由于操劳过度而患了心脏病,已经昏倒过几次,医生告诫她不能再生孩子,可是她却只当没事,生了第九个孩子以后仍然不休息,还因为家庭开支加重,在照管12头母牛之外,还接了别人不爱干的一栏小牛犊,于是又一次发病昏倒在干草堆上。这一大家子的家长伊万也是勤俭的庄稼汉。他除了赶马车运货以外,早晚也为家庭操劳。他从小养成早起习惯,”总是在妻子起床前就劈柴,然后到湖边去捕鱼,用突鱼的钱贴补家用。伊万家养了一头母牛,孩子们全靠它的奶长大。为母牛割草,特别是准备越冬干草是农民家家户户的一件大事。

瓦·伊·别洛夫《凡人琐事》(1966) 共有3页,您还有2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3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瓦·伊·别洛夫《凡人琐事》(1966)》点评。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瓦·伊·别洛夫《凡人琐事》(1966)》点赞!
靓图美文
《翻曲谱的女子》——今夏不容错过
《翻曲谱的女…
《卡廷惨案》:无语凝噎的史实
《卡廷惨案》…
《革命之路》——芸芸众生在路上
《革命之路》…
《爱的发声练习》——这是什么情况??!!
《爱的发声练…
《酒瓶回收》:心性不老诙谐黄昏
《酒瓶回收》…
星球大战
星球大战
精彩鉴赏专题
名作鉴赏
名师点评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