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名作鉴赏中短篇小说[专题]诺贝尔奖作品

米·亚·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1956)

收录:2009-10-28  作者:倪蕊琴  来源:www.ilf.cn  点击:5081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点击浏览诺贝尔奖作品专题、或者倪蕊琴专辑

作者简介

米哈伊尔·亚历山德罗维奇·肖洛霍夫(1905—1984),苏联俄罗斯作家。苏共党员。苏联科学院院士(1939年起)。苏共中央委员(1981年起)。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65)。出身于顿河继申斯克镇一个磨坊主家庭,母亲是哥萨克。13岁时爆发了十月革命,少年时代在战火中度过。1920年起当过征粮员、搬运工人、办事员。1923年参加"青年近卫军"文学团体并在《少年报》发表最初的几篇小品文。1926年出版以国内战争时期顿河地区尖锐复杂的斗争、人们在这一大变动中寻找自己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们对新世界诞主的向往为主题的短篇小说集《顿河的故事》。

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共4部,先后于1928、1929、1933和1944年出版)的写作和问世,是苏联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一位成熟的天才突然出现在文坛,使评论界为之吃惊。这部长篇史诗通过主人公葛利高里·麦列霍夫一家三代的遭遇,描绘了1912—1922年发生的二次战争在顿河哥萨克生活中所引起的剧烈变化。葛利高里二次投奔红军,三次参加并领导叛乱的次坷道路,特别是他这个强有力的个体,在大动乱中寻找不到真理而碰得头破血流、家破人亡的悲剧命运深深地吸引了广大读者。

1932年发表描写农业集体化的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第二部1960年出版。

卫国战争时期肖洛霍夫写了许多通讯、特写、短篇小说。1934年发表反映卫国战争的良篇小说《他们为祖国而战》的部分章节,新版仍未完稿。

最后一部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于1956年最后一天和1957年第一天首先在《真理报》连载。

肖洛霍夫被誉为"顿河史诗"的作者,是一位具有独特风格并得到东西方一致承认的著名作家。

内容概要

小说开始时已是战后的第一个春天,作者以第一人称语气交待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以及讲述者的情况。主人公叫安德烈·索科洛夫,他是一个司机,带着一个小男孩在摆渡口遇到了“我”。索科洛夫误以为“我”也是司机,于是在等待摆渡船的二小时内他叙述了自己一生的经历和感受。

他是世纪的同龄人,17岁时爆发十月革命。国内战争时当了红军。1922年大饥荒父母都饿死,他到库班为富农干活才保往性命。后来他当了工人,和伊林娜结了婚,妻子也是孤儿,在保育院长大。她非常贤慧、体贴。20年代国内经济困难,工人活重,生活水平低,索科洛夫有时难免借酒消愁,而尹林娜从不埋怨、吵闹,而是对丈夫更为关心,这样生活就变得和睦,幸福。他们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建立了一个美满的家庭: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聪明懂事。

苏德战争突然发生,开战的第三天索科洛夫就应征开赴前线。车站告别时妻子扑在他身上,哭得不能支持,火车启动了,他只得用力推开伊林娜,谁知这一别就成了永别,这一场景使他终生抱憾。

索科洛夫在前沿阵地的汽车连当司机,他勇敢地冒着炮火运输武器弹药。1942年受伤被俘,押送途中在一所破旧教堂过夜,索科洛夫发现有个士兵要出卖年轻的指挥员,他自己虽不是苏共党员却不能容忍背叛行为,于是协同指挥员处死了叛徒。

米·亚·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1956) 共有3页,您还有2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3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米·亚·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1956)》点评。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米·亚·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1956)》点赞!
靓图美文
《革命之路》——芸芸众生在路上
《革命之路》…
《爱的发声练习》——这是什么情况??!!
《爱的发声练…
《酒瓶回收》:心性不老诙谐黄昏
《酒瓶回收》…
星球大战
星球大战
罗伯特·怀斯《西区故事》
罗伯特·怀…
《霍乱时期的爱情》:光影误
《霍乱时期的…
精彩鉴赏专题
名作鉴赏
名师点评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