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网络文学联盟名作鉴赏长篇小说[专题]诺贝尔奖作品

赫尔曼·黑塞《彼得·卡门青》、《荒原狼》

收录:2008-11-2  作者:韩耀成  来源:www.ilf.cn  点击:4610
赞一个 赞 0  损一下 损 0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点击浏览诺贝尔奖作品专题、或者韩耀成专辑

《彼得·卡门青》(1904)

长篇小说。这是黑塞的成名作,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主人公彼得·卡门青是瑞士阿尔卑斯山村农民的儿子,后去苏黎世学习,与音乐系学生理查德结下深厚友谊,并进行文学创作,很快便出了名。由于他对女画家阿格丽蒂的爱恋归于失败,卡门青感到十分痛苦和失望,遂和理查德一起到意大利旅游,理查德在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卡门青先后失去了爱情和友谊,对人生感到空虚,迷惘和厌倦,回到瑞士后认识了一位半身不遂的青年鲍比,并给予这位青年以亲切的关怀,虽然不久鲍比也离开了人世,卡门青却在为他人的服务中感到充实和快乐。但他对都市的生活和文化感到很失望,十分留恋简朴的乡村生活,于是便回到了家乡,并积极投身于故乡的集体福利事业,还开了一家酒店。实实在在的工作和劳动冲刷了他个人的哀愁和烦恼,同时他在纯朴的人民生活中吸取营养,进行创作。

小说描写彼得·卡门青从童年、少年到青年的发展道路,着重揭示他的内心体验和经历,以及对生活意义的不断探索和追求,是一部“发展小说”,带有作家的自传性特征。作家通过都市和乡村的对照表达了他对都市文明的厌恶和对纯朴的乡村生活的恋情,小说的结局表明,只有生活在人民中间,才能产生真正的艺术,小说也正是以此激励人民去追求人道、纯朴,去不断探索生活的意义。

《在轮下》(1906)

中篇小说。出生在黑森林一个小城商人家庭的汉斯·吉本拉特秉赋聪明,而且用功好学,被选派去参加考试后,以优异的成绩进了毛尔布隆神学校学习。在社会和家庭影响下,他功名心切,整天刻苦学习,没有游戏,也不和大自然接触,因此严重损害了身心健康。不久,同班的赫尔曼成了他的好朋友。赫尔曼是个富于幻想、具有独立见解的学生,对当时的教学方法和教育制度持批判态度,被学校视为爱捣蛋的学生。汉斯与他的交往受到干涉和阻挠。汉斯身体原本不好,再加上用功过度,健康状况更加恶化,以致学习成绩退步。学校把这一切归咎于赫尔曼,以致他被迫逃离学校,后被开除。汉斯感到十分孤独,严重的神经衰弱使他无法继续学习,于是回乡当了钳工,遭到别人的讥笑与蔑视,一次酒宴以后在回家途中掉在河里淹死了。

小说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性,它的矛头指向威廉帝国时代违反人道主义、压制人的个性、剥夺青年思想自由、培养帝国臣仆的教育制度。汉斯实际上是被碾碎在资本主义制度的“轮下”的。这部小说也带有自传性,汉斯和赫尔曼这两个形象体现了黑塞自己身上的两个方面,作家自己的经历同这两个形象有许多相似之处。

《荒原狼》(1927)

长篇小说,是黑塞中期创作的代表作。小说主人公、作家哈里·哈勒尔是个孤独的知识分子。小说包括“出版者序”和“哈里·哈勒尔自传——为狂人而作”两个部分。前者以作者视角叙述被称为“荒原狼”的哈里·哈勒尔的一般外在特征、性格和生活方式;后者是自称“荒原狼”的作家哈勒尔的手稿,是小说的主要部分,其开头插进了一篇题为《论荒原狼》的论文,哈勒尔读后悟出自己精神分裂的根源在于自己身上同时存在着“人性”和“狼性”。一天,他参加教授家的聚会,在场的人全是民族沙文主义者,他的反战言论受到斥责,后来他与酒巴女郎赫米纳邂逅,得到肉欲享受,经她介绍,哈勒尔又结识了吹黑管的帕勃罗和姑娘玛丽亚,在音乐和感官享受中忘却了一切苦恼。后来帕勃罗把他引进“魔剧场”,一个疯子才能去的地方。这是一个幻想世界,黑塞得心应手地驾驭着意识流技巧,通过对种种场景的描绘,展示了形形式式的社会生活和哈勒尔的内心世界,最后歌德、莫扎特等“不朽者”以崇高的人道主义思想使他分辨幻象和现实,摆脱绝望,重新回到现实生活。

赫尔曼·黑塞《彼得·卡门青》、《荒原狼》 共有2页,您还有1页没有浏览

首页 [1] [2] 尾页  页次:1/2
我来说两句......
赞一个  损一下
  • 网友点评
  • 点赞一族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赫尔曼·黑塞《彼得·卡门青》、《荒原狼》》点评。
 ※ 水平一般哪?!暂时还没有网友给《赫尔曼·黑塞《彼得·卡门青》、《荒原狼》》点赞!
靓图美文
维米尔《画室》(“绘画的寓意”)约1666年
维米尔《画室…
格吕内瓦尔德《耶稣受难图》(伊森海姆祭坛画)1515年
格吕内瓦尔德…
公民凯恩
公民凯恩
胡安·格里斯《书本、烟斗、玻璃杯》1915年
胡安·格里…
霍尔拜因《亨利八世像》1539—1540年
霍尔拜因《亨…
《“双面人”手记》:把自己放进去
《“双面人”…
精彩鉴赏专题
名作鉴赏
名师点评专辑